grapelu
发布于

《劳动哲学研究》征稿启事

集刊介绍

《劳动哲学研究》由上海师范大学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主办,是“全国劳动幸福马克思主义论坛”的会刊,现任主编为上海师范大学何云峰教授。集刊于 2018 年创刊,2018—2020年为年刊,2021年起改为半年刊,目前共出版10辑。集刊所刊载的学术论文已经被中国知网、万方、超星等诸多学术数据库全文收录,主要刊登学界关于劳动问题的哲学、伦理学、教育学、社会学等多学科跨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,开辟有“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研究”“劳动幸福与共同富裕”“劳动精神与劳动教育”“人工智能与当代劳动现实新特征”“劳动问题研究学术综述”等常设栏目。《劳动哲学研究》已被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评定为“2022年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”集刊入库期刊,在中国知网发布的“2024年度高影响力学术辑刊”“马克思主义理论”领域中位列第四。

征稿启事

《劳动哲学研究》实行常年征稿,上半年刊一般于2月底截稿,下半年刊一般于8月底截稿。错过截稿日期的优质稿件(通过匿名评审)将自动纳入下一辑刊用。

投稿邮箱:laodongrenquan@163.com

投稿网址:https://ldzx.cbpt.cnki.net


《劳动哲学研究》开通网上投稿系统

(2022年10月18日)

《劳动哲学研究》学术辑刊是“全国劳动人权马克思主义论坛”的会刊。其所刊载的学术论文已经被中国知网、万方、超星等诸多学术数据库全文收录。辑刊所选登的主要从每届论坛的公开征文中优选出来。编委会成员和作者均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和科研机构。为了进一步展示学界关于劳动问题的哲学、伦理学及跨学科丰富的研究成果,推动劳动相关研究领域的学术繁荣,集刊编辑部拟实行常年公开征文。所有来稿经过常态化审稿程序和编辑之后,每年分两辑出版。上半年4-5月间出版,下半年11-12月间出版。

本刊常设的栏目包括: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研究、劳动幸福与美好生活、劳动精神与劳动教育、人工智能与劳动新形态、劳动关系及其发展现状研究、学术书评与综述等。

来稿的基本要求是:
(1)内容范围:凡是跟劳动问题相关的原创性研究性论文、文献综述、书评,均可投稿。论文为原创作品并且不涉及涉密和一稿多投问题,若发生侵权或泄密问题,一切责任由论文作者承担。论文的署名要无争议,并且投稿后不能修改。若发生署名争议,责任由论文作者承担。
(2)研究方法:既可以是理论分析,也可以是实证研究。
(3)字数:不少于8000汉字。
(4)注释和引文:符合学术规范;一律采用脚注,每页重新编号。详细的格式要求请参见本刊的《投稿格式细则》。
(5)本刊录稿不收取任何费用。来稿一旦录用,将酌付薄酬。稿件的著作权归作者;二次版权使用和复制归本刊编辑部。
(6)所有来稿,请在本系统投稿。为了保证收稿无误,建议在本系统投稿之后同时发附件至邮箱:laodongrenquan@163.com
(7)编辑部将在收稿后一个月内反馈稿件的处理意见。
(8)论文一经录用,作者即将论文整体以及附属于作品的图、表、摘要或其他可以从论文中提取部分或全部进行复制传播的权利——包括但不限于复制权、发行权、信息网络传播权、表演权、翻译权、汇编权、改编权、各种学术数据库机构收录和自由使用权等权利转让给《劳动哲学研究》编辑部。
(9)投稿即为自动同意本刊的有关版权协议,不同意者请勿投稿。版权转让协议生效日期以论文投稿日期为准。
(10)编辑部联系信息
1)《劳动哲学研究》编辑部地址:
上海市徐汇区桂林路100号第二教学大楼201室/211B室
上海师范大学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/期刊社内《劳动哲学研究》编辑部
2)邮政编码:200234
3)联系电话:021-64328909
4)E-mail:laodongrenquan@163.com

5)投稿系统网址:https://ldzx.cbpt.cnki.net
6)知网全文下载:https://navi.cnki.net/knavi/journals/LDZX/detail?uniplatform=NZKPT

投稿前请务必认真阅读上述须知。有任何疑问,请发电子邮件咨询本编辑部。
热忱期待学界踊跃来稿。

《劳动哲学研究》编辑部
2022年10月18日

浏览 (98)
点赞
收藏
删除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