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名大学明确:研究生毕业,要求2篇C刊!导师一作,成果要加倍!
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,博士研究生须有优秀的学术综合表现,包括发表至少2篇与本专业相关的B类I级及以上论文(不含用稿通知)或相当学术成果。博士研究生应为论文或相当学术成果的第一作者,北京语言大学应为第一署名单位。导师作为第一作者,本人作为第二作者的,上述学术成果要求加倍。
B类I级及以上论文或相当学术成果的认定,以我校科研处汇编的《北京语言大学学术期刊分类表》《北京语言大学科研成果认定办法》《北京语言大学科研项目认定办法》为准。未达到上述要求的,不得申请学位论文答辩。对论文类成果认定类别、级别及对应刊物规定如下:
其中:AI 国内核心期刊 8 种:《中国社会科学》《中国科学·技术科学》《中国科学·数学》《中国科学·物理学、力学、天文学》《中国科学·化学》《中国科学·地球科学》《中国科学·生命科学》《中国科学·信息科学》。AII 国内核心期刊 25 种:《中国语文》《文学评论》《文艺研究》《外国文学评论》《外语教学与研究》《心理学报》《教育研究》《马克思主义研究》《政治学研究》《哲学研究》《历史研究》《社会学研究》《新闻与传播研究》《中国图书馆学报》《金融研究》《经济研究》《民族研究》《世界宗教研究》《考古学报》《法学研究》《体育科学》《管理世界》《统计研究》《计算机学报》《数学学报》。根据相关规定,B类I级论文成果包括被CSSCI 、CSCD、EI等收录的期刊论文、在《光明日报》(理论版、学术版)、《人民日报》(理论版、学术版)发表的论文等。
研究的视角主要包括三种:一是理论视角。它是从某个“学科”或“学派”的角度去研究事物。二是思维视角(或关系视角、分类视角)。它是分类或关系判断的某种思维形式。三是批判视角。它是研究者对新观点或新材料、新方法(或新工具)的选择。三者之中,最常用的是理论视角。所以,通常把研究视角约等于理论视角。理论是一种前人已经经过无数次实验,并且通过了学术界的检验,而形成的一种定式。理论,是学科共同体形成的基础;同时,一个理论一般都有专门著作和关键人,所以找到理论的关键著作和关键学者是学习理论的关键方法。如果一个理论具有广泛的解释力,一般可以跨学科指导具体研究,理论越是经典,解释力越强。